为什么说王维的《鸟鸣涧》是一首律化的古绝句呢?
- 2022-01-22
前几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:《鸟鸣涧》这首诗与我们常见的古诗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?
《鸟鸣涧》是王维描写山水的一首五言绝句,在结构上与常见的古诗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。
如果细分的话,绝句有古绝句和律绝句。王维这首绝句不是严格的绿绝句,是一首律化的古绝句。
旧体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,其中绝句也分古绝句(四句的古体诗)和律绝句(四句的近体诗)。
不过古体诗也有押平声韵的,以古绝句为例子,按照押韵的方式来区分:仄声韵古绝句和平声韵古绝句
押仄韵的古绝句,第一句最后一个字即使不押韵,对于平仄的要求也不严。 但是押平声韵的,就非常注意。
北垞湖水北,杂树映朱阑。逶迤南川水,明灭青林端。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
这首诗前三句都是律句,最后一句结尾三平调:青林端,平平平。所以是一首古绝句。
日日采莲去,洲长多暮归。弄篙莫溅水,畏湿红莲衣。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
需要注意的是,押平声韵的古绝句,假如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,一般要押韵,例如李白这两首古绝句:
床前明月【光】,疑是地上霜。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《静夜思》八月边风【高】,胡鹰白锦毛。孤飞一片雪,百里见秋毫。《观放白鹰》
这种白脚(不押韵的句尾字)与韵脚平仄相反的现象,出自于齐梁永明体的四声八病,其中的”上尾“就是说的这一现象:
上尾诗者,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。 名為上尾。詩曰:“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。”《文镜秘府论》
山中多法侣,禅诵自为群。城郭遥相望,唯应见白云。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。
山中相送罢,日暮掩柴扉。春草明年绿,王孙归不归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
依迟动车马,惆怅出松萝。忍别青山去,其如绿水何。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
上面几首都是首句仄收的近体绝句,押平声韵的五绝以首句仄收为主,首句平收的极其少。有兴趣的朋友,可以看看王维和杜甫的绝句,无论近体还是古体。
人闲桂花落,夜静【春】山空。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。
这首诗三句是律句,只有第二句是古体诗句式(三平调,也叫三平尾):夜静春山空,仄仄平平平。
再详细一点来说,就是第二句中”春“这个字出律,假如改为仄声,这首诗就是近体绝句了。
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。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
因为格律诗是科举考试的诗体,所以读书人难免有熟识于心,唐人创作古体诗的时候,难免会不由自主用了律句。
如果仔细观察的话,王维的这首《鸟鸣涧》,其实和他的《辋川集·北垞》、李白《观放白鹰》一样,三句是律句,一句是三平尾,整首诗都只有一个字出律。
唐人绝句中,七绝大多是标准的律绝句。很多朋友随口背不出古体七绝,但是随随便便就能背出好多古体五古绝。
因为五绝的流行比七绝要早很多,在唐朝以前就很盛行了。而七绝盛行时,格律诗已经定型,所以七绝多是律绝局句。而唐朝的五绝中,古绝句和律绝句几乎各有半壁江山。
- 上一篇:读王维《鸟鸣涧》人闲桂花落赏平和安定的盛世和谐之美
- 下一篇:春鸣_人物库_观点中国